從去年12月以來,很多影視劇組在華埠陌頭拍片子,將劇組舉措措施放置在街邊占用車位、影響商家生意,令華裔東主們怨聲載道,紛纭將這一情形投訴到市警五分局、負責發放封街拍攝申請的紐約市長媒體與娛樂辦公室及民選官員辦公室,激發各方關注。25日各相幹機構代表齊聚紐約中華公所,聆聽華裔商家們的不滿、維權人士提出的建議等,並許諾會增派雙語員工負責調和商家與拍攝組間的矛盾,但是參預的幾名商家其實不買帳,認為這種會談只是表面工夫,不認為會有任何改良,並大膽提出但願辦公室制止劇組周末在華埠拍攝。
市長媒體與娛樂辦公室主任曼寧(Julie Menin)表示,本身有七年任職第一社區委員會(Community Board 1)及在下東城開設餐館的經歷,因此對商家提出的問題感同身受。且在她擔負小貿易局(SBS)局長的時候裡,更是採取多項辦法減輕小貿易者的經濟肩負,賜與他們更大發展空間。她指出,紐約的片子電視製作行業,產業估值達到90億元,並供給相當數目的工作機遇,是紐約極為主要的產業之一。xyz xyz xyz不外她理解分歧社區對這一行業有分歧的看法,如布朗士很多社區非常歡迎劇組到該地進行拍攝,但在華埠她認識到這些劇組的工作已經在很大水平上影響到了居民和商家的糊口。
曼寧指出,其辦公室已推行了一項能幫助社區與拍攝組協調共處的模式,即「在本地消費」(spend locally),也就是拍攝組在拍攝地的飯店和酒店消費,她舉例,此前一劇組在金融區(Financial District)拍攝15天,其辦公室要求劇組要在該地酒店居住,最後15全國來,該劇組在拍攝地四周消費了30萬元。但是據統計前不久在勿街(Mott St.)上繼續拍攝九天的劇組卻只在華埠消費了23萬元,還有多個商家因店門口被拍攝道具堵住致使垃圾車開不進來,致使垃圾聚積被罰款。曼寧表示,一旦居民和商家有任何顧慮,只要舉報,其辦公室是可以考慮在一些街道上張貼暫停拍攝指令的。
另外曼寧也指出,華埠的片子拍攝數量在曩昔兩年間呈下降趨勢,2016年比2015年下落了8.1%,2017年比2016年降落了6.6%,民眾也有相關權力要求撤回或否決封街許可。不外前不久剛扶助幾個商家回響反映相幹問題的李宗保指出,許可證數目可能下落,但每一個拍攝組拍攝天數卻增添,華埠員工的收入和生涯是最先應當被考慮的。
市議員陳倩雯透露表現,華埠居民不是排斥人人來這裡拍片子,沒有誰不喜好見到名人,但若是生活是以被打攪就得不償失了,再加上華埠有如斯多甘旨餐廳,拍攝劇組卻寧願天天運輸來本身的盒飯,這讓商家們看到後心裡相當不是滋味。並且華埠也有許多賓館,劇組完全可以選擇住在這裡。
不外民眾指出,約十年前,一樣是在中華公所內,也曾舉行過一場一樣主題的會議,當時相幹辦公室人員也信誓旦旦表示會解決拍攝電視劇與華埠商家協調共處問題,但是十年後,這一問題又從新引發人人關注。美心餐廳老闆直言,「說了半天,其實這就是錢才能解決的問題。」美東聯成公所參謀黃達良表示,現在的問題是社區和拍攝方之間缺少傑出溝通,拍攝組方應該招聘中英雙語人員來與居民交換。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A1%97%E9%A0%AD%E6%8B%8D%E9%9B%BB%E5%BD%B1%E6%93%8B%E8%B7%AF-%E5%B8%82%